增塑劑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除初級塑料制品外,還用于電子電器、食品包裝、化妝品、油墨、洗滌劑、油漆、粘合劑、染料、汽車制造、高分子化工材料、橡膠等,如塑料袋、塑料玩具、PVC保鮮膜、香水、指甲油、珍珠奶茶等方便面可能含有塑化劑。
由于鄰苯類塑化劑對人體有害,歐盟、美國、日本、韓國、加拿大、阿根廷、丹麥、馬來西亞等國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相繼頒布了相關法律法規,對其在食品塑料制品和兒童玩具中的使用作出了嚴格的規定。歐盟reach法規中列出了鄰苯二甲酸六種物質DEHP、DBP、BBP、DINP、DIDP和DnOP,其中前三種物質DEHP、DBP和BBP不得用于兒童玩具和物品,塑料中每種物質的含量不得超過0.1%。后三種DINP、DIDP和DnOP不得用于可進口的兒童玩具和兒童用品,每種含量不得超過0.1%。
我國與塑化劑相關的環保法律法規起步較晚,但近年來,隨著國內塑化劑相關事項的頻頻發生,如2011年5月臺灣塑化劑、2011年6月阿莫西林塑化劑、2012年酒鬼酒塑化劑超標等,我國限制塑化劑的法律法規逐步完善,并逐步與國際接軌。
因此,中國未來塑化劑產業的發展,本著節約、綠色、低碳、環保、安全的原則,不斷調整產業結構,大力推進技術創新,發展高性能、低耗、無毒的塑化劑產業。
文章內容來源于網絡,如有問題請和我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