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塑劑通常是種“類溶劑”的物質,加入到塑料、樹脂或彈性體等物質中時能改進它們的加工性,增加可塑性、柔韌性、拉伸性或膨脹性的物質。加入增塑劑可以降低塑料的熔融黏度、玻璃化溫度和彈性體的彈性模量,而不會改變被增塑物質的基本化學性。DBP和DIBP是其中的兩個種類,兩者的區別如下:
根據兩種鄰苯二甲酸酯類增塑劑DBP和DIBP產品試樣在較長時期存放后酸度指標的微量變化,分析了導致出現該現象的幾方面工藝原因,介紹了實際生產中穩定產品酸度指標的工藝改進方案,從數據統計結果可看出工藝方案改進后產品的酸度指標穩定性明顯增強。
鄰苯二甲酸二丁酯 (DBP)和鄰苯二甲酸二異丁酯(DIBP)(其分子式:C6H4(COOC4H9)2,分子量:278.3)仍是當 前廣泛應用的通用型增塑劑產品,此兩種產品的酸度指標是反 映其中含有微量酸性物質(主要是單酯酸,即鄰苯二甲酸單丁 酯和鄰苯二甲酸二異單丁酯)量多少的指標[1],此兩種產品的酸度控制指標為: DBP:0.03 %(苯二甲酸計,實際生產基本穩定在≤0.01 %); DIBP:0.03 %(苯二甲酸計,實際生產基本穩定在≤0.015 %)。
DOP 產品沒有可觀察到的返酸現象,因此可認為其相對于DBP和DIBP 而言有更好的穩定性,DBP 和DIBP 有可觀察到的輕度返酸現象。
從數據變化看 DIBP 返酸現象又較 DBP 略微明顯些。